根据国科金计函[2012]52号文件,我院教师承担的“西藏东南部色季拉山和米拉山植物区系调查和数据库建设”“西藏高原退化草地自然恢复潜力研究”和“藏猪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氧适应功能及其信号通路研究”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经过3年的研究,这三个项目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西藏东南部色季拉山和米拉山植物区系调查和数据库建设”项目组成员按海拔和季节的不同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色季拉山和米拉山的植物区系及生物地理学进行了系统调查,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一批新分类群和新纪录,整理了大量两山植物、植被照片,现已编辑成《藏东南色季拉山种子植物图谱》,将由云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
“西藏高原退化草地自然恢复潜力研究”项目组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总结出了西藏高原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在植被特征,种子库和种子雨、营养繁殖及植被恢复潜力方面的不同特征,提出那曲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和重度退化草地、极重度退化草地的科学恢复和改良措施。
“藏猪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氧适应功能及其信号通路研究”项目发现并总结出了藏猪高海拔低氧适应的血液生理学特征、肺组织学和酶学特征,实现了和藏猪低氧适应有关的位于心脏组织中的HIF1 α、EPOR和eNOS基因和位于肺脏组织中的EPOR、VEGF和eNOS等相关基因的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