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林芝地区米林县帮仲菌类合作社的邀请,我院积极组织林下资源相关专家帮助当地解决黑木耳人工栽培浪费土地且产量低下的难题。经过专家深入探讨和研究,最终决定采用挂袋栽培新型模式来解决黑木耳栽培与粮争地、受天气影响较大且产量低的困局,并指定了专门的科技人员负责跟进此项工作。
为持续关注黑木耳栽培情况,学院科技人员每两天前往米林县帮仲村一次,指导挂袋栽培技术。“五一”期间,挂袋栽培的2万袋黑木耳均已顺利出芽(出牙是黑木耳生产的最关键环节),这标志着黑木耳挂袋栽培技术已取得阶段性成功。下一步,我院科技人员还将持续对黑木耳挂袋栽培情况进行技术指导。
此次科技服务工作,不仅展现了我院科研工作成果,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了实际生产难题,也为林芝地区今后食用菌栽培提供了新参考模式,必将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起到积极作用。
(文、图/科研处 编辑/张翠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