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我院组织相关专家对刘海平副教授承担的农业部项目“2014年西藏特有鱼类双须叶须鱼的增殖放流”进行了中期验收。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认为该课题完成了本阶段合同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完善了130m2的西藏本土裂腹鱼类繁育基地,建立和完善了亲鱼驯化标准池6个,其中四个为5m×2.5m,两个为6m×2m;建成地下水井1口,出水量20m3/h;培育了100万尾西藏本土裂腹鱼鱼苗;在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放流4cm双须叶须鱼鱼苗6万尾,其他裂腹鱼类(拉萨裸裂尻、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巨须裂腹鱼、尖裸鲤)鱼苗3cm以上规格30万尾;掌握了西藏本土裂腹鱼类人工驯化技术,驯化了亲鱼300尾。
此次中期验收会专家组组长为我院副院长郑维列教授,成员有:林芝地区农牧局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次仁卓嘎、我院科研处副处长旦巴次仁、王元林、动科学院院长强巴央宗教授、动科学院副院长李家奎教授、生态研究所范丽卿副教授。
2014年该课题组在雅江交汇处放流3cm规格双须叶须鱼鱼苗30万尾,通过持续性增殖放流西藏本土鱼类鱼苗,能够有效缓减本土鱼类资源量衰退现状,对鱼类种质资源养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图/科研处 编辑/张翠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