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院兰小中教授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顺利通过技术验收

发布日期:2015-12-09 浏览量:

  2015年11月29日,我院兰小中教授、西藏自治区藏药材种植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藏自治区冬虫夏草的原位孕育与红景天、喜马拉雅紫茉莉、婆婆纳、茅膏菜等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抚育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四川省成都市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并取得丰硕成果。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我院在藏药材方面的研究地位进一步提升,国药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也积极寻求与我院合作,希望在我院建立西藏分公司。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先后建立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蝠蛾原位育种示范基地、冬虫夏草原位孕育工程示范基地、农牧学院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医药研究院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基地、奇正藏药藏药材种植研究示范基地、工布乌头野生抚育示范基地等6个藏药材种植、抚育示范基地总面积2300余亩,其中农牧学院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面积达200亩,主要有喜马拉雅紫茉莉、翼首草等药材,我院教师负责的“一种茅膏菜人工种植育苗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课题还取得了其他方面的丰硕成果。一是通过采集并研究寄主昆虫种质资源,进行原位牧虫繁育,显著提高了草甸土壤中的寄主幼虫密度,并收获大量虫种;将收获的虫种控释在冬虫夏草适生地草甸,制订了相应的草甸生态环境维护措施。二是通过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保存,种子生物学研究、人工种植技术研究等,建立了喜马拉雅紫茉莉、大花红景天、婆婆纳、茅膏菜的人工种植技术体系、示范种植及其相应的SOP 四套。三是利用代谢工程育种手段,培育了红景天苷高含量的大花红景天新种质3份。四是借助围栏封禁、人工补种等方式,建立了工布乌头的野生抚育基地。
  此项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必将对野生藏药材的保护、藏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藏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新闻来源/院办公室 采编/张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