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高寒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建设取得突出成绩

发布日期:2017-07-11 浏览量:

  高寒水土保持研究中心于2015年7月获得审批成为校级研究中心。在学校和资环学院大力支持,研究中心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的建设,开展了以“冻融侵蚀机理”为主要方向的一系列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高寒水土保持研究中心立足青藏高原,抓住高海拔寒区土壤侵蚀特点,近几年,研究中心团队成员主要开展了冻融侵蚀模数估算、高寒区侵蚀潜在危险性评价和人与自然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分析与研究等一系列研究工作,收集了西藏高原不同类型区土壤样品50余个,土样150余份,跨越林芝、昌都和日喀则三市9个县,基本搞清藏东南高原山地垂直地带土壤侵蚀空间差异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程度的规律。加强了对藏东南高寒区土壤侵蚀模数的估算,通过大量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数据,初步估算出不同植被类型和气候条件下的土壤可蚀性K因子数值。特别注意对高寒生态环境特点进行调查与研究,先后对藏东南不同生态环境的植被群落进行了生物多样性分析与演替特征的研究,对区域内优良水土保持植物种质资源予以收集,共调查样地20余个,收集优良乡土水土保持种质资源多达160株,50多种。
  两年来,高寒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先后申报各类项目15余次,获批项目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专项1项,自治区级项目2项,奖补资金项目1项,横向项目2项,到位经费450余万元,培养研究生4名,发表论文15余篇,其中SCI 4篇,一级学报3篇,核心5篇,出版专著1本,聘请校外客座教授1名。此外,高寒水土保持研究中心还建设高寒区冻融侵蚀监测站1个,气象站3个。
  高寒水土保持研究中心目前已形成了研究方向明确、学术水平高、学科队伍结构合理、特色明显的、稳定的研究团队,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果将为深入研究高寒区土壤侵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专业的发展开拓了空间,进一步提升了水土保持专业的知名度。下一阶段,中心将继续加强冻融侵蚀机理研究,注重基础积累工作,进一步加强冻融侵蚀过程与机理研究和土壤侵蚀模数模型建设,重点建设西藏土壤数据库(实体库和数据库)和乡土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库。

(文/图: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