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我院以食品科学学院杨林副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一带一路”框架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为载体。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了系列工作,助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
一、积极参加“高校一流本科与新工科建设专题研讨会”
2018年7月15日-17日,在青岛成功召开了高校一流本科与新工科建设专题研讨会,全国近300所高校5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青岛大学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康凯,青岛大学副校长于永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在会议期间,嘉宾与参会代表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实验教学参考教材与实验设计及其组织方式、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传统专业升级改造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我院肖振红院长和食品教研室主任杨林副教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于与会高校进行了深入交流,为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新工科建设理清了发展思路。
食品科学学院肖振红院长与杨林副教授在参会现场
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为了推动我校食品类专业“新工科”建设,提高本科食品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院在全国的影响力。2018年7月18日-20日,食品科学学院杨林副教授带领我院学生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西部赛区)比赛,经过精心的准备和紧张的比赛,最终获得了西部赛区二等奖的好成绩。
三、深入食品企业 广泛开展调研
为提升学院社会服务和就业工作,2018年7月26日至8月6日,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罗章教授、杨林副教授、辜雪冬副教授一行三人走访了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市的天佑德青稞酒、高原之宝、哇哈哈、奇圣土特产品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进行考察,并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考察期间,罗章副院长一行实地参观考察了企业产品展示,生产车间,现场感受企业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对西藏食品企业的分布、发展规划、用人需求等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向各个企业介绍了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持续深入推进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共建不仅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有利于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有利于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区情,同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杨林副教授也介绍了食品学院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加强对学生开展专业理论教育的同时,与企业不断加强合作,校企携手帮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未来工作的行业,通过开展寒暑假定岗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走访各食品企业,院领导和老师们进一步了解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状况,听取了企业提出的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专业课程体系更加贴近岗位需要,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作用。为此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我院实践教学观念,规范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切实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