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建共创”— 察隅县生态质量监督监测纪实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针对“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全员育人尚未与党建工作形成合力,全过程育人未能与党建工作有效衔接,全方位育人与基层党建的有机联动不足的问题,将党小组建立在课题组上,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科学研究工作——“科建共创”。
2024年7月16日,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屈兴乐老师和陈甲瑞老师带队,结合西藏自治区2024年度生态质量样地监督监测项目,开展科建共创— 察隅县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此次科研外业工作这不仅体现了科研创新的实践精神,还融入了红色教育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党建引领科研的新风貌。

在察隅县,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党总支第一党小组科研人员克服高海拔、复杂地形等困难,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对当地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精准的调查和监测。通过设立标准样地和采集动植物标本等方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评估生态质量、制定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科研工作空隙,深入察隅县下察隅镇沙玛村强边训练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了察隅军民70余年“扛枪荷锄守边防、犁剑和鸣兴边疆”的光辉历程、宝贵精神,过去的峥嵘岁月和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让全体师生备受感动和鼓舞。
此次察隅县“科建共创”—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是高原生态研究所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在生态所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第一党小组充分发挥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实干精神,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科建共创”攻坚战。通过党建引领科研创新、红色教育激发科研热情等举措,实现了党建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这种融合并进的工作模式不仅提升了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高原生态研究所第一党小组在察隅县的生态质量监测即将结束,但党建与科研融合的实践探索永无止境。未来,生态所将继续深化党建与科研的融合实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为实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将继续加强红色教育力度,让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精神、老西藏精神在科研人员中永续传递、发扬光大。
图:陈甲瑞
文:杨小菊、陈甲瑞
审校: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