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正文

我院首次在中国生态学会大会上交流展示

发布日期:2015-10-09 浏览量:

  2015年9月23日至25日,在中国生态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生态学会大会上,我院马和平老师在“气候变化与山地植被动态”分会场作了题为“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变化特征”的报告,研究生沈志强展示了“西藏色季拉山高山松种群事业格局分析”墙报。这是我院首次在全国生态学会上交流展示。
  此次大会主题为“创新生态科学,建设美丽中国”,共有来自281家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的1500多名生态学人士参加,我院 6名老师和1名研究生参加。会议包括大会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墙报、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等,共组织了25个分会场和4个研究生论坛,涉及到传统生态学到现代生态学各分支,内容丰富、内涵深刻。
  我院生态学科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了独立的研究机构——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承担了西藏唯一的国家级野外台站——西藏林芝暗针叶林国家重点野外科学研究站,拥有西藏唯一的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生态学,是教育部重点培养学科。学科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高原生态方面的研究,涉及高山植物、菌物、森林、草地、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研究方面的内容,初步凝炼出了高原基础生态、高原生物多样性、高原恢复生态和高原区域生态及规划等四个具有西藏区域特色的二级学科(方向)。学科现有人员10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总人数的88.79%, 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占63.55%,硕士生导师49人,博士生导师15人。学科成员中有国家杰青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及国家相关学会理事。拥有包括国家级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在内的多个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本学科成员先后承担了上百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获各类奖项4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编著10余部。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受利于丰富的生态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我院生态学学科已形成一定规模,取得较大成绩,成为了我校乃至我区的实力较为雄厚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十三五”期间,我院将进一步总结成果、凝练特色,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生态优势,紧密结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工作,为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更大贡献。

(新闻来源/院办公室 采编/张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