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圆满落幕。由我校动物科学学院刘锁珠教授、谭占坤副教授共同指导,2022级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李珂等9名同学完成的《玉米秸秆化学处理工艺对反刍动物消化率的分析》项目,荣获全国三等奖。这是西藏农牧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再次在该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充分展现了高原农牧业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与巨大潜力。

立足高原实际,破解饲草难题
青藏高原畜牧业长期面临冬季饲草短缺与秸秆资源利用率低的双重挑战。项目团队聚焦这一现实问题,系统研究了在高海拔条件下,碱化、氨化等化学处理工艺对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探索提升牦牛、藏羊等反刍动物消化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室研究与农牧区实践相结合,团队形成了一套适应高原环境的秸秆处理技术方案,为缓解西藏农牧区冬季饲草压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跨学科协作,锤炼科创能力
项目采用“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整合动物营养、分析化学等多学科资源。刘锁珠教授带领学生深入农牧区开展实地调研,谭占坤副教授则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学处理与分析技术构建实验模型。从样本采集、数据分析,到工艺改进与成果总结,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项目历时一年有余,经过反复实验与优化,最终形成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技术路径。

以赛促学,培育新农科人才
本届“挑战杯”竞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吸引了全国千余所高校踊跃参与。此次获奖是西藏农牧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通过构建“课程—实践—竞赛”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专业持续引导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高原发展的实际行动,真正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念。此次突破不仅延续了动物科学专业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特等奖”的优异表现,更通过国家级竞赛平台彰显了专业建设的显著成效,为高原特色农牧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也为推动青藏高原农牧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劲的青春动能。
文/图:谭占坤
审校:米玛顿珠、赵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