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种子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在植物科学学院党委、拉萨市科技局、林周县科技局和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和支持下,西藏农牧学院高原作物科技小院于5月30日上午,在林周县强嘎乡实践基地举办“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科普宣传活动。活动由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次仁央金老师主持,基地所有师生及乡小学22名师生,共计30多人参与。

活动通过科普讲座、互动观察、答疑环节和小型实验等形式,展示种子科技魅力,助力青少年了解种子在农业、生态及科技领域的重要价值。



活动伊始,由主持人详细介绍活动背景与流程。随后,小院院长次仁旺堆同学代表致辞,并结合西藏高原农业特色,强调种子科技对推动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作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次仁旺堆同学在互动观察活动中,从种子远古到现代的演变历程,展现种子生命演化奇迹;从不同青稞品种和油菜、玉米等作物20多个种子样品,介绍作物种子特性,并延伸讲解种子营养价值与食用方式,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通过青稞发芽实验给学生们讲解种子发芽的生命历程和基本知识,使小朋友通过实物观察与动态实验,直观感受种子魅力,体会生命的神奇与坚韧。活动中小院研究生鼓励小朋友提出问题,并对提出的“青稞种子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种子为什么要包衣?”等问题进行耐心解答。最后主持人总结活动内容,由小院研究生给每个小朋友分发培养皿和种子,鼓励学生亲手开展发芽实验,把观察记录分享到班级群,鼓励学生将科学兴趣延伸至家庭小实验,持续关注种子科技发展。
活动结束时,一名小学生说:“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我要用科技的力量,让高原的种子走向世界,让全世界都看到我们西藏农业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在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心中种下一粒科技种子,期待未来这颗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成为高原农业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深奥的种子科学转化为生动实践,不仅提升了小学生对种子科技的认知,更激发了青少年对农业科学的兴趣,为推动科普知识在高原地区的传播、培养未来科技人才奠定基础。未来,活动主办方将持续开展此类科普活动,助力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群体。同时强化了学校科技小院科普培训和社会服务功能,增强小院导师和研究生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
文/图:德庆央宗
审校:达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