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西藏现代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初显成果

发布日期:2024-09-29 浏览量:

为推进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年度工作,及时改进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落实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的各项任务,促进西藏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吉顿珠专家完成了西藏本地豌豆和草地早熟禾等野生牧草种子的收集工作,并对8种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了评价工作,发表了相关论文1篇。刘海聪专家在那曲市色尼区开展牧草品比试验和示范,种植了14个牧草品种,并指导了6000余亩的种植工作。旦久罗布专家带领团队成员在多个县开展退化生态修复治理技术交流和指导工作,栽培种植了20余种牧草品种,并建立了多个生态修复治理示范点。鲍宇红专家对西藏饲草料加工技术进行优化,研发了冬季补饲料配方,并申请了发明专利1项。 李少伟专家对西藏人工草地进行了调查,并设计了两套问卷,涵盖了全产业链信息。那曲综合试验站配合岗位专家开展野生优良牧草采集栽培工作,建立了生态修复示范点,并在嘎尔德饲草基地建立示范点。昌都综合试验站开展种植试验田30余亩,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制作了青贮牧草和青干草。阿里综合试验站开展了燕麦和紫花苜蓿评比试验,筛选出了适宜阿里的优良品种,并在各县和试验基地进行示范。日喀则综合试验站引进种植了多个饲用高粱品种、饲用玉米品种和燕麦品种,并建设了试验站示范基地。

这些成果展示了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在牧草品种的引进、评价、栽培、加工技术优化、产业经济调查以及生态修复治理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文/图:魏学红

审校: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