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和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上海大学落下帷幕。我院在比赛中再创佳绩。
认真组织、精心筹划。为认真做好2017年第十五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参赛各项工作,院团委从2016年11月6日开始启动此项工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不同层面的动员会,层层发动学校教师、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各二级学院党政组织积极响应,从安排部署、人员选拔、团队组建、项目选题等方面认真思考,精心安排。
重视选拔、严格评审。在组织过程中,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本届竞赛的选拔和评审工作。一是通过前期动员,截止2017年3月各二级学院共收到学生各类作品43件,从数量上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各二级学院党政高度重视,在百忙之中指派学术资深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认真做好作品初选初评工作,为作品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院团委根据各单位推荐上报的12件作品,多次聘请校内专家和指导教师进行预评审,提出上百条宝贵的修改意见,为同学们完善作品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四是院团委4次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生科技创新资深指导老师等担任评委,通过专家们初评、综合评审、现场答辩等环节从12件作品中评选出8件优秀作品参加西藏自治区第五届“成才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后经团区委综合评定又将我院5件作品向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推荐。通过 “挑战杯”大赛组委会严格评审,我院植物科学学院张蒙蒙、付晓伟、格桑卓玛等同学负责的作品《识别与帮扶:贫困村民对精准扶贫的满意度分析——来至西藏农牧区的调查》(指导老师:孙前路刘天平)和动科学院李锡峰等同学负责的作品《大坝阻隔对青藏高原裂腹鱼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以西藏多布电站为例》(指导老师刘锁柱 刘海平)2件作品入围了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
苦战百日、成果显现。第十五届“挑战杯”比赛活动,从开始动员到比赛结束,历时374天,历经校赛、区赛和全国比赛三级,成果显著。在自治区比赛中我院所推8个项目获得自治区“成才杯”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3名,优秀组织奖一个,首次捧回了“成才杯”奖杯;在全国大赛中,作品《识别与帮扶:贫困村民对精准扶贫的满意度分析——来至西藏农牧区的调查》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济类一等奖;《大坝阻隔对青藏高原裂腹鱼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以西藏多布电站为例》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生命科学类三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各位指导老师、评审小组专家和同学们的辛勤付出,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中国青年报对我院参赛前期准备工作也进行专题报道。本次比赛突破了西藏在历次“挑战杯”全国大赛中没有第一名记录,彰显了我院师生风采,为学校和自治区争得荣誉。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院各级团学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将再接再厉、求真务实、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积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