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西藏农牧学院荣获全国特等奖1项、三等奖3项,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获得全国特等奖的高校。为巩固成绩、推广经验,2022年4月4日,学校在圣浓藏式会议室组织开展了获奖作品经验交流分享会。学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从严受邀参会并讲话;第十七届“挑战杯”获奖作品指导教师、学生,校内专家代表,各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团总支书记,校团委全体干部、各二级学院学生代表参会。会议由校团委书记白玛卓嘎主持。
会上,全国特等奖作品《西藏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增补与名录修订》获奖者资环学院李孟凯同学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他回顾了自己入校以来,跟随老师们从事兰科植物学习研究以及赛事过程中一步步努力挑战、不断超越、取得成功的心路历程,凝练出成绩取得需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谦逊的生活作风、忘我的工作精神、敢于创新的魄力,同时还表达了对指导教师悉心培育、学校大力支持以及对校内专家认真指导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投身专业、砥砺奋进、服务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获奖作品学院代表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邢震、指导教师代表资环学院王伟副教授先后发言,他们特别谈到,我校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挖掘、培养学生特长因材施教等方面的教育优势,讲述了带着学生走遍西藏山山水水的实践之路。他们从学院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教师团队、鼓励教师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结合专业教育培养专业兴趣、统筹各方资源支持创新创业等方面分析了“挑战杯”取得成绩的基础性要素,对下一步成绩的稳定提高提出了系列建议。
校内专家代表、援藏干部、学工处熊富强和陈凯璇等专家老师到会分享经验体会,他们着重从参赛项目培植、作品遴选、赛事指导、参赛培训、现场答辩等方面做了回顾和经验分享。他们谈到,服务广大学生全面成长、促进综合素质提升,是援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援藏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够协助参赛作品取得特等奖等优异成绩,深感自豪和荣幸。近三年来,我校在“挑战杯”“互联网+”等三个全国层次最高、影响最大、学生参与最广泛的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中,我校呈现集中爆发之势并取得多项突破,取得包括特等奖在内19项国家级奖励,以及3项全国先进集体奖、全国优秀组织奖,学校连续获得“挑战杯”国赛发起高校资格,这是近年来学校事业高质量蓬勃发展的典型缩影,这充分反映了学校的学科实力、优势特色以及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广大同学要热爱学校、热爱专业,传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以及学校“筹建精神”,勇于挑战、努力奋斗,继续在赛事中取得好成绩,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更加出彩。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从严做了总结讲话,他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并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本届“挑战杯”获奖师生表达祝贺,向参与赛事组织筹备的工作人员、指导专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全国高校的广大学子都以能走上国家级大赛舞台为荣,我校以李孟凯同学为代表的一批学生勇于挑战、突破自我,在历次赛事中脱颖而出,取得特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西藏农牧学院这所拥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高原特色农牧大学的学科实力、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师生热爱专业、敢于挑战、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他希望广大师生,要向获奖同学以及指导教师团队学习,并传承好他们身上具备的充满热爱、坚持不懈、踏实认真以及自信自主的精神。他说,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时代潮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创新创业的素质和技能,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和引导;长期以来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高度重视,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后续,学校将继续在浓厚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培植优势特色项目上下功夫,培养更多高原特色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同时,他围绕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使命责任,向广大同学提出四点希望:一要立高远之宏志,读中华复兴之书;二要修博学之本领,谱精业兴藏之曲;三要念坚韧之意志,拓创新创业之道;四要扬青春之激情,成为民报国之才。
分享交流会期间,与会代表还向获奖者、校内专家开展交流提问,现场氛围真挚、活泼、热烈。

(获奖合影)

(李孟凯同学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