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西藏农牧大学委员会是西藏农牧大学党委领导下的西藏农牧大学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通过思想引领、组织建设、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及校园文化建设,引导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职能部门,受西藏农牧大学党委和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领导,其主要工作职责有:
(一)统筹全校共青团工作;指导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工作;建立健全团委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相关规定和管理条例对全校学生社团和全体团员青年教育、活动、服务阵地等进行归口管理、业务支持和后勤保障。
(二)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高校育人目标,积极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引导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建设“六个西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加强“推优入党”工作,积极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做好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明规范教育,倡导优良校风、学风,组织青年团员投身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
(四)聚焦全团工作重点,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大局,本着“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基本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符合青年学生特点、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积极开展“成才杯”“挑战杯”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满足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
(五)树立、表彰、宣传校内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积极营造、不断浓厚“创先争优”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从励志体验、创新创业和志愿服务三个方面重点推进,积极构建生存性实践、发展性实践、贡献性实践三实践育人体系。
(六)依托宣传阵地网格化平台,把握主流宣传导向,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舆论环境。通过《农院青年》、校团委工作网站及团委下属学生组织掌握的宣传阵地等实现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宣传效度,及时向全校团员青年宣传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国内外时事形势、学校发展目标、学生学习生活资讯以及其他社会信息。
(七)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健全团员的管理制度,负责全院团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和保管、团员的档案管理,做好团员统计和年度团籍注册工作,
(八)参与制定并实施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校青年工作政策,切实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团学“两代会”发挥青年参与学校事务和学生事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做好在校学生的教育、引导,配合做好校园安全稳定;维护和代表团员青年的合法权益;负责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团青工作的理论研究,为学校和上级团组织的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九)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发挥基层优势,激发基层活力,切实增强共青团组织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探索新型应用模式,拓展覆盖空间,推动工作信息化进程。
(十)通过加强思想引领、规划职业设计、服务就业创业、引导科技创新、深化社会实践、培育学生社团、拓展志愿服务、繁荣校园文化等路径完善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养、锻造人格魅力及坚定理想信念。
(十一)加强学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做好专兼职团干部的培养、教育、指导和考核;提高团组织管理的科学、规范与有序。
(十二)完成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
目前,院团委配备书记1名,副书记1名,下设组宣部、文艺部,下辖团总支8个,团支部18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