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简介 >> 正文



杨林
日期: 2023-03-15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个人简介:

杨林,男,汉族,198112月生,四川崇州人,硕士,食品科学与工程教授,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硕)、食品加工与安全(专硕)

   教育背景:

  2000.09-2004.07 西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2016.09-2018.07 西藏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

  20219月至今,攻读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任发政院士)

   工作经历:

     2004.07-2008.11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助教

     2008.12-2014.07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讲师

     2014.08-2023.09 西藏农牧学院 副教授

          2023.09-至今 西藏农牧学院 教授

   学术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

     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食品安全工作专家委会委员,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员

   研究方向:

  一直致力于西藏特色农产品加工与安全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包括牦牛乳中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和酶活力的测定等;其中在发酵牦牛乳质构稳态化技术提升,牦牛乳酪蛋白的品质的形成机理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开展了西藏松茸冷链期间松茸的品质变化及贮藏条件优化等方面的研究。

开设课程:

  承担本科生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学等课程、研究生高级食品微生物学,西藏特色畜产品加工专题。

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

  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地区基金项目1项,“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能源效率研究(eECHO)”欧盟转换亚洲(Switch Asia)课题1项,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中央引导地方项目1项,项其他省部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新型实用专利7项,获得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将1项。

在研项目信息:

1.热诱导牦牛乳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的竞争作用机制、国家自然基金地区基金,33万,2023.01-2026.12

2.藏东南特色松茸多维智能储运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中央引导地方项目),西藏自治区科技厅,43万,2023.01-2025.12

3.移动式太阳能牦牛乳保鲜贮藏一体设备中试及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子课题),四川省科技厅,10万,2022.01-2023.12

4.西藏传统牦牛乳制品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与关键微生物的筛选评价,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34.62万,2022.10-2025.09

5.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能源效率研究,西班牙英卡,横向,120万,2022.01-2025.12

6.热诱导条件下牦牛乳蛋白聚合机制与调控方式研究(2021年厅校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0万,2021.07-2024.07

代表性论文:

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15余篇,出版专著2部。近年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Yahui Zhu , Chuang Dong , Fumin Chi , Xuedong Gu, Lei Liu 1and Lin Yang* ; Effects of Cactus Polysaccharide on Pasting, Rheology, Structural,Foods,2024, 13, 2420(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唯一通讯)

[2] Lin, Yang; Zhaomin, Li; Xuedong, Gu; Fumin, Chi; Yahui, Zhu ; Synergistic Effect of Heating pH and Transglutaminase on the Gelation Kinetics and Texture of Yak Skim Milk Gels, Journal of Food Quality, 2021, 2021(6): 1-7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唯一第一作者 )

[3]Lin Yang; Chen Yang; Fumin Chi; Xuedong Gu; Yahui Zhu ; A Survey of the Vitamin and Mineral Content in Milk from Yaks Raised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21,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唯一第一作者 )

[4]Lin Yang; Yan Zhao; Fang Wang; Jie Luo ; The positional distribution of fatty acids in the triacylglycerol backbones of yak milk from different pastoral areas,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2021.11, 127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唯一第一作者 )

[5]Lin, Yang;Combined Use of Trisodium Citrate and Transglutaminase to Enhance the Stiffness and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Acidified Yak Milk G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18,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独立作者 )

[6]一种提升牦牛酸奶稳定性的加工工艺,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20 1 1577600.6 ,发明人:杨林;池福敏;祝亚辉;辜学冬;张昊;李赵敏 。(授权公告日2023616日)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100

西藏农牧学院食品学院

邮编: 860000

联系电话:0894-5826471

Email: yanglin@xza.edu.cn


版权所有:© 2018-2022  西藏农牧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地址: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100号  邮编:860000 电话:0894-582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