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至22日,第二十四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在西藏林芝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和西藏农牧大学联合主办,西藏农牧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担任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杨维才担任执行主席。来自全国118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43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雪域江南”,共襄学术盛会。
会议开幕式由杨维才院士主持。张启发院士代表组委会致辞,系统回顾了我国植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强调了该学科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植物基因组学在精准育种、生态保护及生物多样性利用方面将展现更为广阔的前景。西藏农牧大学副校长曹仲华在欢迎辞中表示,西藏是中国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林芝更是高原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此次大会落地林芝,不仅为西藏科研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加强高原生态保护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图1 杨维才院士主持开幕式

图2张启发院士致开幕辞

图3 西藏农牧大学副校长曹仲华致欢迎辞

图4 大会现场
大会为期三天,邀请了46位国内顶尖专家与青年学者作专题报告,内容涵盖学科前沿、多组学研究、功能基因组学、表观遗传与表观基因组学、基因组多样性、分子育种等多个方向。其中,大会设有8个特邀报告、33个专题报告和5个学生报告,并收到96份摘要和47份墙报,集中展示了我国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与会学者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

图5大会报告缩影
闭幕式由西藏农牧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院长次仁央金主持,大会盛赞了优秀学生报告和优秀墙报,这充分展现了青年科研人才的创新活力与学术潜力。大会执行主席杨维才院士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植物基因组学的发展离不开前沿技术突破与青年学者的持续创新。此次大会不仅为学术交流搭建了高水平平台,更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展现了我国高原地区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
大会宣布,第二十五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将于2026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承办。李国婧教授在会上介绍了相关筹备情况。至此,本届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闭幕。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大会不仅凝聚了全国植物基因组学界的智慧与力量,更为推动我国植物基因组学发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高原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学术动力与战略支撑。

图6 西藏农牧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院长次仁央金主持闭幕式

图7 内蒙古农业大学李国婧教授介绍了申办第二十五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的基本情况

图8 交旗仪式
文/图:冯西博、文田
审校:次仁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