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慕课西行”号召,进一步加强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交流合作,我校与甘肃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和河西学院共研“AI赋能西部农科课程教研学创新—《植物病理学AI课程》”教研西行项目,植物科学学院植物保护教研室的岳海梅、巩文峰、廖建霞三位教师参与此项目,整合六校资源,开展“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同课异构,共同构建适合于中西部高校的基于知识图谱的植物病理学新形态课程。

2024年11月20日,在智慧树平台的支持下,我校2022级植物保护本科班的81名学生与甘肃农业大学、宁夏大学的大二学生参加了此次同步课堂,三校教研西行项目组成员观摩甘肃农业大学徐秉良教授的授课。
本次同步课堂由徐秉良教授主讲,以“植物病害的诊断”为授课内容,通过“望、闻、问、切”形象地引出植物病害诊断的程序,层层推进课程内容,具体讲述了柯赫氏法则的步骤,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五大区别,并结合她在生产实践和科研中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徐老师的讲课生动有趣,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了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徐老师将大量案例和图片引入课堂,使同学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在同步课堂上,我校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踊跃发言和回答问题,尝试当植物医生,现场气氛轻松活跃。


最后,徐老师引用了研究生的部分研究成果,说明了开展自然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对开展病害研究及发表文章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的科研素养和对专业的情感。

通过本次三校联动同步课堂,三校教学团队及本专业学生收获颇多,徐秉良教授精妙的教学设计、生产一线的大量图片、生动的视频演示、巧妙融入的AI技术,受到了三校师生的高度评价。下一步,我校教学团队将以此次同步课堂为契机,加强总结、借鉴经验,将科研和生产一线问题与理论有机结合,运用AI智慧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