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2015第10期(总340期)

—— 

发布日期:2015-04-30浏览量:

 

      


 

2015第10期(总340期)

 

西藏农牧学院教务处                 2015年4月22日

我院召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情况介绍会

4月22日,教务处组织召开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情况介绍会。赵垦田副院长主讲,各教学单位院长、分管教学院长、人事处处长、科研处处长、招就处副处长以及研究生处、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张涪平处长主持。

会上,赵垦田副院长从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国政府的积极应对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现状和政府的具体政策。

结构性失业,是指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结构性失业与办学困境,是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发生的,反映出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外部关系的失调,这首先要求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和良性互动,同时高等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主动的变革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借鉴瑞士、芬兰德国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经验及创立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而提出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就是指地方本科院校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自身科学定位,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其核心是高校要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

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方向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是基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技术技能创新积累,立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直接融入区域产业发展,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类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就是要实现由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变,实现学术性专业人才教育向职业性专业人才教育的转变。

从2013年起,教育部就开始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将该项工作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推进高校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2014年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教育部表示,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其突破口就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关于我院的转型发展问题,赵垦田分析了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的优势与面临的困难。他指出农牧学院作为地方性民族高校,具有服务西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传统,专业设置与西藏产业、行业的关联度高,具有转型发展的良好基础,而且动物医学等四个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将成为转型发展的试验区,但我院的转型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其中最大的挑战是观念问题,我们一定要克服“路径依赖”倾向,坚持学术与技术、学术与应用并举,在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树立主动适应与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意识,树立以贡献求社会认同、行业支持和自身发展的意识,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使农牧学院成为西藏高原特色研究的学术高峰和西藏农林水电类职业教育金字塔的塔尖。

最后,张涪平处长强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是降格为高职高专,各教学单位要解放思想,加大转型发展的改革力度,使我院真正成为服务西藏农牧林水电生态环境行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后记: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15年工作部署和农牧学院2015年工作安排,我院已经选取农学、动物医学、林学等三个本科专业,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工作。同时提出,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出,要更加注重“双教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在职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机制,建立聘任行业专家到校任教等制度;在开放办学方面提出,学校将进一步推动建立政产学研联合办学新机制;在专业建设方面提出,根据师资、大学生就业、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要强化职业特点和要求。

                                                                       (教务处综合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