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信息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包虫病预防知识

    发布日期:2017-03-10 浏览量:

    一、包虫病(hydatidosis, hydatid disease),又称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人体所致的疾病。该病为人畜共患病。狗为终宿主,羊、牛是中间宿主;人因误食虫卵成为中间宿主而患包虫病。

    二、流行病学

    1、分布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流行于畜牧区。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 家犬是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也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2)中间宿主 最重要的中间宿主是绵羊,绵羊有高度的易感性,在重流行地区绵羊的患病率可达90% 以上。

    (3)人类的感染 人类的感染及在人群中的流行强度取决于犬/绵羊循环的传播水平及人类与之接触的密切程度。因而人类包虫病的流行区也就是畜牧业生产比重较大的地区。

    3、主要的流行因素

    (1)生活习惯:家犬有舔拭肛门的习惯,由此可将虫卵散布于全身表面,当与人接触时随时可将虫卵传染给人。含有虫卵的犬粪可污染水源和土壤,通过水和土壤污染人的手、蔬菜和水果等食物。

    (2)自然地理条件: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需一定的外环境条件,特别是虫卵排出后需生存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感染中间宿主的机会。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又有一定遮荫条件的草原和山地草原适于虫卵在外界的存活。

    三、临床表现

    临床上根据棘球蚴所寄生的脏器,而命名为相应的包虫病。

    1、肝包虫病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棘球蚴病,其次是肺包虫病。

    症状: 包虫囊压迫邻近组织或牵拉肝脏,可引起患者肝区疼痛,坠胀不适,上腹饱满、食欲减退。 巨大肝包虫囊肿可使横膈抬高,活动受限,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2、肺包虫病 感染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常经体检透视而发现。囊肿长大压迫肺组织与支气管,患者可出现胸痛、咳嗽、血痰、气急,甚至呼吸困难。

    3、脑包虫病 发病率较低,主要见于儿童。临床表现与一般占位性病变相似,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常被误诊为肿瘤。

    4、骨包虫病 较少见。病变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疼痛、 麻木、肢体肌肉萎缩。脊椎、骶骨等处的囊肿可压迫神经,产生神经压迫的症状和体征,甚至截瘫。

    5、其他部位 眼包虫病很少见,主要见于眼眶。也可寄生在肾、膀胱、输尿管、前列腺、精索、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泌尿生殖器官。

    四、如何预防包虫病的发生?

    1、少吃生肉。

    2、定期进行身体健康体检。

    3、狗要栓养并定期进行药物驱虫治疗。

    4、对家犬实行登记管理、严格控制无主犬、治疗病犬。

    5、病畜脏器必须进行焚烧、深埋处理,切记喂狗。

    6、提倡“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干净的水果蔬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哪些行为容易得包虫病

    1、经常吃生肉,喝生水。

    2、经常玩狗(抚摸、戏耍),喂食狗后不洗手。

    3、饮用被狗粪污染的生水,吃一些被狗粪污染的生菜、水果。

    4、吃一些带囊泡病变的动物脏器。

    版权所有:西藏农牧大学后勤管理处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