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引领广大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今年,学校组织多形态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让广大学子树立“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理想信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生动实践中,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变迁,共享西藏乡村振兴的发展成就,以火热的青春助力幸福家园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深入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让推普赋能民族团结,让语言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7月中旬,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赴西藏林芝朗镇开展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高校师生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通过开展推普实情调查、宣传政府相关政策、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宣传推普数字资源等活动,帮助基层干部群众系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发音与书写,提高文化水平,更好地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掌握农业技能,促进语言文化与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开展推普实情调查。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当地基层干部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等,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夯实语言文字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分析,实践团队成员发现受限于当地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当地干部群众的年龄在35岁至55岁之间,文化程度大部分是初中水平,基本上可以听懂普通话,但是不会说普通话,普通话水平普及率较低。
宣传政府相关政策。针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实践团队成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享受财政补助优惠政策明白卡(2024年版)》,以“藏汉”双语向当地基层干部群众宣讲政策、普及知识,同时充分发挥农牧学子的专业优势,为当地基层干部群众普及农作物栽培技术和果树园林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践团队成员用“藏汉”双语向当地基层干部群众翻译日常用语、讲授56个民族名称的发音与书写,组织当地基层干部群众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行情诗签字活动,并为当地基层干部群众送去慰问物品。
宣传推普数字资源。活动期间,实践团队成员教当地基层干部群众学唱《歌唱祖国》《再唱山歌给党听》等经典歌曲,对歌唱发音不准确的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一对一”纠正,带领大家一起跟着视频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我们的新家园。实践团队成员为当地基层干部群众送去精彩的文艺表演,用歌声和舞蹈表达各族干部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以文化为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和幸福家园建设。
推广普通话是语言文字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支撑。在活动期间,实践团队成员秉持“博学为农、精业兴藏”的校训,自觉做普通话的使用者、示范者和宣传者,为解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贡献力量,以青春之力量、青春之活力、青春之创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