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化学实验室今日举行了基础操作安全培训,重点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桌面上小型火以及试剂滴在手上、眼睛、身上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练。

在培训中,专业人员首先强调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提醒师生们在实验操作中时刻保持警惕。对于小桌面上小型火的处理方法,培训明确指出:
1.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措。迅速判断火源大小和性质,若为可控制的小型火,立即采取措施灭火。
2.第一时间切断附近电源,防止火势因电气原因扩大。
3.对桌面上局部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火势稍大可使用实验室配备的小型灭火器进行灭火,严格按照灭火器使用方法,对准火源根部进行喷射,确保灭火效果。
4.若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撤离实验室并报警,同时通知周边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对于试剂滴在手上的情况,培训给出了以下处理步骤:
1.保持镇定,避免因慌张而导致试剂进一步扩散或造成其他伤害。
2.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被滴到试剂的部位,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以尽可能降低试剂对皮肤的伤害。
3.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对试剂的性质进行判断,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处理。
眼睛不慎溅入化学试剂、身上着火该如何处理,方法如下:
1.a.保持冷静,切勿揉眼睛,防止试剂进一步损伤眼睛。
b.立即用洗眼装置冲洗眼睛,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c.尽快就医,向医生说明试剂的种类,以便医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a.立即打开喷淋装置灭火。
b.切勿奔跑,以免风助火势,使烧伤更加严重。
c.灭火后,及时就医,检查烧伤程度并进行相应治疗。
此次基础操作安全培训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还掌握了实际的应急处理方法,为今后在应用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操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化学实验室将继续加强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不断提升师生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