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日,西藏农牧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商鹏教授率学院青年教师与研究生科研团队,赴林芝市波密县开展“三区”科技服务工作。此次活动是学校深入践行“把论文写在高原大地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团队依托专业优势,聚焦藏猪特色产业,以科技赋能生产一线,切实助力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波密县期间,商鹏教授团队走进多吉乡木古村藏猪养殖基地,与养殖主体围坐交流,面对面了解藏猪的养殖规模、种群结构及繁殖性能等关键信息,并就疫病防控、饲料来源与成本控制等核心环节展开细致调研。通过实地查看猪舍布局、通风采光、饮水设施及粪污处理系统,团队掌握了当地藏猪养殖的现实状况。
调研发现,木古村藏猪养殖目前面临三方面突出难题:一是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疫病防控体系,养殖主体多依赖传统经验,对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的生物安全隔离意识薄弱,对仔猪腹泻、寄生虫等常见病的早期识别与规范用药能力不足,缺乏持续有效的监测预警机制;二是饲料结构不合理,普遍采用玉米、麸皮等单一原料,配比随意,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不均衡,不仅延长了藏猪出栏周期、推高养殖成本,也影响了其独特的肉质风味;三是掌握现代养殖技术的青年人才严重匮乏,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需求,制约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


针对上述问题,商鹏教授团队立足当地实际,提出了三条针对性建议:在疫病防控方面,推动建立“厂区防疫员-乡镇兽医-高校专家”三级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疫病检测与防控培训;在饲料营养方面,建议合理利用本地青稞、牧草等资源,制定科学配方,并引入发酵饲料技术提升利用效率;在人才培养方面,计划采取“线上课程+线下实训”相结合模式,为当地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养殖骨干。
此外,西藏农牧大学与波密县健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实现科技服务的持续跟踪与藏猪养殖技术的迭代升级。
本次科技服务是西藏农牧大学深化产学研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今后,团队将继续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为波密县藏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文:当旺邓州 张红亮
图:高雨樊